不干膠模切的時候出現飛標的情況時是什么原因,具體的解決方法是什么,下面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不干膠標簽在制作過程中除需要印刷以外,
模切工序也是十分的重要的。所謂
模切就是利用刀版將不干膠材料切割成需要的形狀的工藝。多數模切工藝都是對不干膠材料進行半切穿,即只切穿不干膠材料的面層和膠水而不切傷底紙。絕大多數情況下在將不干膠材料模切成型后會將不需要的面層和膠水排廢最終留下需要的部分。目前常用的模切工藝有平壓平模切和圓壓圓模切兩種方式。其中平壓平模切可以連機加工也可以分機加工而圓壓圓模切則為連機加工。下面給大家說說模切加工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一、標簽隨排廢邊被帶起
標簽隨排廢邊被帶起的現象俗稱"飛標"。導致這種現象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模切不斷
當模切刀未完全切穿不干膠材料的面層時就很容易出現標簽被排廢邊帶起的情況。模切不斷所造成的標簽被排廢邊帶起的現象是很有規律的,基本上是在標簽的一同位置出現標簽與排廢邊粘連的現象。如果是多模模切,則出現問題的刀模位置是固定的。這種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模切刀破損、模切壓力不均勻導致。
模切不斷是不干膠材料模切加工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解決起來也比較簡單,只需更換破損的刀條或調整模切壓力就可以解決。這里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時候模切刀的某些部位會因壓力不均勻而磨損的比其它部位厲害,使用這種刀具模切標簽時雖然刀具表面沒有明顯的破損但也容易出現模切不斷的現象。判斷是否因刀具局部磨損嚴重而導致模切不斷的方法是看一下底紙的模切濃度,如果底切上已經有明顯的壓痕而面層還是時斷時不斷的情況下就應該考慮為模切刀更換刀條。
2、不干膠材料面層與底紙的離型力過小
不干膠材料面層與底紙結合的力叫離型力,如果不干膠材料的離型力太小也容易導致標簽隨排廢邊帶起的現象。因為在模切加工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有膠水拉絲現象,同時排廢邊在被拉起的過程中也會對標簽有一個向上帶起的力量,如果不干膠材料的離型力小于排廢邊對標簽的拉力則就很容易出現"飛標"現象。
一般由于離型力問題導致的模切"飛標"現象主要靠原材料生產企業調整不干膠離型力來解決。印刷廠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可以適當的通過提高加工溫度或者加大排廢角度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必要時則需要更換材料。
3、標簽面積過小或形狀特殊
標簽面積過小或者復雜形狀的標簽(例如五角星形的標簽)都不容易自動排廢,遇到這種問題可以試著增加排廢角度來解決問題(可以用鐵板或鐵尺來代替排廢輥,使排廢角度大大增加)。必要時需要手工排廢。
4、膠水回流導致模切不斷
對于許多熱熔膠或者加厚涂膠的不干膠材料,在模切過程中膠水在被刀具切穿后非常容易回流重新粘連在一起,導致很嚴重的膠水拉絲現象從而造成模切過程中標簽被排廢邊帶起的現象。遇到這種問題,可以采取適當降低模切加工溫度的方式來減少膠水的回流。同時必須保持模切刀具的鋒利,以便能夠讓刀具瞬間切穿膠水層減少膠水的回流。如果是連機模切加工也可以采用適當提高印刷速度的方式來減少膠水的回流。
5、加工溫度過低
在冬季許多標簽印刷企業的生產加工溫度很低,導致不干膠材料膠水被凍傷。使得不干膠材料的離型力大大降低導致模切"飛標"。遇到這種情況則需提高車間的溫度,一般情況下冬季不干膠加工車間溫度不得低于零上15攝氏度。
6、排廢方式不合理
排廢的方式不合理也容易造成模切"飛標"。主要表現為:排廢工位與模切工位相距太遠導致膠水回流引起"飛標"。排廢輥直徑過大導致排廢角度小引起"飛標"。遇到這類問題可以通過調整排廢工位與模切工位的距離以及排廢輥的直徑來解決。
二、排廢邊斷裂
排廢邊斷裂也是模切加工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如果在加工過程中經常出現排廢邊斷裂的現象就會非常的影響生產效率。造成模切過程中排廢邊斷裂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排廢邊過細或橫縱排廢邊比例失調
如果排廢邊過細不能承受排廢輥的拉力則很容易出現斷裂現象。一般情況下建議不干膠標簽排廢邊寬度在3-5mm之間。同時,如果標簽的排廢邊橫縱的寬窄比例失調(例如橫寬縱窄)導致排廢邊不能均衡受力也容易導致排廢邊斷裂。
2、標簽邊緣角度
如果標簽邊緣為直角則很容易導致排廢邊斷裂,因為排廢邊所受拉力相對比較集中,相反如果標簽邊緣為圓角則排廢邊受的拉力相對比較分散則不容易斷裂。如遇邊緣為直角的標簽可采用覆膜的方式來解決排廢邊容易斷裂的問題。
3、標簽形狀特殊
有些異形標簽由于自身形狀比較特殊,如五角星標簽,梯形標簽等,導致排廢邊形狀也不規則。在排廢過程中排廢邊受拉力不均勻也很容易導致排廢邊斷裂。遇到這種問題可以在排廢過程中對受力較小的部分加墊紙張以平衡排廢輥的拉力。必要時則需要手工排廢。
4、模切刀接口不良
如果模切刀的接口不良會導致排廢邊的邊緣出現小的毛刺或者缺口,如果排廢邊較細或者是排廢輥的拉力較大就很容易導致排廢邊斷裂。
5、排廢輥的直徑
一般來說,排廢輥的直徑小則排廢包角比較大,排廢邊受的拉力也相對較大。相反,排廢輥直徑大則排廢包角小,排廢邊受的接力也相對較小。因此對于一些排廢邊比較細的標簽,如果排廢輥直徑較細則很容易將排廢邊拉斷。遇到此類問題可以通過加大排廢輥的直徑來解決。
6、不干膠材料問題
有些不干膠材料自身的離型力過太或者是邊緣涂硅不均也可能出現排廢邊斷裂的現象。其中邊緣涂硅不均現象較容易發現,而材料自身離型力過大則可以試著用手去揭開不干膠面層,如果感覺非常難揭則很可能是離型力過大。如果感覺不是很明顯則可通過更換材料來判斷是否因離型力問題導致排廢邊斷裂。
三、圓壓圓模切刀版與印版配合不好
主要表現為活件印刷后模切成型時頭尾相差很大。有時頭大尾小有時頭小尾大,而且刀版的相對位置是有規律的從上到下逐漸移動。且經過檢查發現菲林片和刀版的尺寸精度誤差在允許的范圍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版與版輥貼覆不緊密
由于不干膠印刷采用的是凸版印刷方式,印刷時將樹脂版用雙面膠貼覆于版輥的表面。如果印版沒有很好的貼覆于版輥的表面,造成版的接口處上翹,相對于模切刀版來說印版變短。解決這種現象造成的模切不準可以在制版后將印版打卷這樣有利于印版更好的貼覆于版輥表面。
2、版的軟硬程度也可以影響模切
以普琳太托樹脂版為例,根據其肖氏硬度不同可以分為KF、EF、SF、UF等多個類型。其中比較常用的為KF和EF兩類。其肖氏硬度分別為65和55度。使用不同硬度的版材在印刷過程中受壓力變形程度不一樣,因此也會影響到模切的精度。
3、制版過程中的影響
在制版過程中需要對樹脂版進行曝光和烘干,烘干時間的長短決定了版內水份的多少。含水量多的版相對含水量少的版要略長,有的時候開始印刷模切的時候用的版與模切刀配合的很好,換了版后出現版長的問題,可以通過再次將版烘干的辦法解決。
4、印刷的壓力
在印刷過程中如果壓力過大會導致樹脂版被擠壓變形,導致模切與印刷之間套位不準。尤其是版材料比較軟的情況下這種現象比較多見。
以上說的版與圓刀套位不準的現象在對模切精度要求比較高的電子類標簽上表現的比較明顯。有些標簽連5-8模只有0.2-0.3mm的允差量,一般對模切精度要求不高的標簽則不明顯。
以上幾點是不干膠模切加工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模切工序是印刷的后工序其能否順利進行對不干膠標簽整體生產效率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模切工序進行的順利則可以大大提高整個不干膠標簽的生產效率。希望我的介紹能給大家解決模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一些幫助。